利率管制指的是什么意思?
利率管制(Interest rate control)是指国家将资金利率调整到高于或低于市场均衡水平的一种政策措施。因此,我国的这种管制利率既是法定利率,同时也是实际利率。它可以高于国际利率水平,也可以低于国际利率水平。所以,我国的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实际上是在管制利率的强制作用下实现平衡的。
利率管制的结果和影响是什么?
利率管制或外汇管制是特定条件下所采取的特定的行政管制措施。客观地说,这些管制措施除了对经济的效率进而对经济的发展有很大消极影响外,而且其实际执行结果往往也并非尽如人意,现实中管制成本的不断提高和管制绩效的不断下降就是最好的明证。
我们以外汇管制来说明。本来外汇管制和管制汇率是不能划等号的, 外汇管制就是管制外 汇的流入流出和自由买卖,而对汇率来说,它应该是可以自由浮动的,因为你不让它自由浮动,在黑市里它却要自由浮动。当然政府可以通过禁止黑市来限制它的自由浮动,当人民币汇率下跌时,你可以用外汇管制来帮它。
但必须注意,要进行外汇管制,就要管很多:人民币开户、外币开户、利息、汇率都要管。而管制的结果却是:管制效力不断下降,维持管制的成本不断提高。管制效力下降的根本原因在于事实上逃避管制的渠道总是存在的。从事国际贸易和金融交易的公司和机构,它们逃避管制的交易、通讯及其他成本相当低,最常用的办法之一是高报或低报进出口合同金额。 例如为了将资金转移到国外,出口商(进口商)会低报(高报)合同金额并将隐报的部分投资到国外的资产上等等,之所以存在这种现象,其根本矛盾是由于当一国实行资本管制的同时,实际上却不能干扰进出口的正常融资以及母公司同附属公司之间为获准的直接项目转移资金。因此,除了贸易融资逃避以外,跨国公司利用转移价格政策逃避资本管制也是司空见惯的事。
随着向国外转移资金渠道的扩大,执行外汇管制、调查违法违规、依法处理违反管制者的成本则提高了。同时,外汇管制还为准许但受限制的资本项目交易的许可制度创造了一个隐含 的市场价值。如果这种许可制度采取公开拍卖方式,则意味着涉外金融交易存在双重汇率体制;如果是由行政分配许可制度,那么更不可避免地会引发寻租活动和贪污腐败。此外,一些家的汇兑管制还刺激了地下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实施管制的直接和隐含成本的提高,很可能形成若干对稳定宏观经济和推进结构调整的不利因素。
利率管制也是如此,事实上,管制并不能改变资金价格--利率的供求决定特性。管制的结果,只不过使实际利率以管制利率即名义利率和隐含利率表现出来罢了。现实中,除赤裸裸 的贴息存款外,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的超常规费用(如过高的客户座谈费、招待费、纪念品费)以及新近创新的"来存款,送保险"等,实质上也都是隐含存款利率的表现形式。
在贷款问题上也是一样。现实中,管制利率总是低于实际利率的,我是银行官员,你想贷款就得找我,你想贷款成功,你应该知道该怎么办。因此,利率管制不仅引起双重利率--名义利率和隐含利率,而且产生贪污腐败,人们看到的"大官大贪,小官小贪,大家都贪"的现象也许都盖源于此。